《红楼惊梦》
现代派手法与古典美巧妙融合
作为一名心思细腻的女性编剧,徐棻对《红楼梦》这部以众多女性角色为主的古典名著很是喜爱。继《王熙凤》之后,1985年,徐棻又根据《红楼梦》改编出剧本《红楼惊梦》,1987年,《红楼惊梦》首次上演后,同样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不仅徐棻在剧中创新性地借鉴了众多西方的现代派表现手法,而且该剧还可以称得上是全国改革开放后的首个大制作戏曲。
徐棻向记者介绍:“《红楼惊梦》与《王熙凤》不同,是对《红楼梦》的另一种改编。这部剧中,我从贾府辉煌尚存的时候,一直写到贾府被抄家后王熙凤死去。我把王熙凤和焦大都作为主角,王熙凤是主子里的当权者,她为了保持贾府的地位使了很多手段,而焦大是个被鲁迅称作‘贾府的屈原’的忠仆,他一样希望贾府的荣耀能够长久。王熙凤和焦大二人的目的相同,但身份不同、思想不同,所以为维护贾府做的事情也不同,这二人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也不是非黑即白,二人都有他们的优缺点,都是多面的人。”
徐棻在剧本创作中一向擅长创新,在《红楼惊梦》中,荒诞、梦幻、象征等多种多样的西方现代派手法都被徐棻巧妙运用,与古典名著完美融合。“我用的手法很现代,但是故事的表现还是传统的。我在泼墨而书的同时,又有些工笔刻画。”徐棻说,该剧由当时与戏剧名导林兆华并称“北林南胡”的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胡伟民执导,由川剧名角萧开蓉、王树基、刘芸等主演,曾赴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巡演,不仅是徐棻的代表作之一,也在川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