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悍马疑为上市造势
对比李炎和华通系如今面临的窘境,谁能想象到其彼时有过的风光呢?
从圈内人士的评价中可以发现,多数人对李炎的发家源头,较为统一的看法是靠“资本运作”。
回顾李炎的发家史可见,上世纪80年代,李炎仅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养路段的一名技术工人,后辞职下海,组建了自贡华通路桥公司,主要业务是道路、桥梁施工。
有人认为,自贡华通路桥公司的成立为李炎带来了第一桶金。对此,市场的看法并不统一。另有熟悉李炎的人士称,自贡华通路桥公司并未给李炎带来多少资金支持,相反,公司还曾资不抵债。
而另一位熟悉李炎的人士曾向媒体透露,其第一桶金来自在德阳投资的新材料项目。李炎的那笔投资倾其所有,风险非常大。由于产品当时在国内少有竞争对手,很快打入了特种领域,利润颇为丰厚,李炎也就此积累了第一桶金。
上述人士所说的新材料项目,正是PPS科研项目。据了解,李炎把这一项目从自贡带到了德阳,成立了四川得阳化学有限公司,并在后来组建了聚苯硫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