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20年 中国足坛教练年薪翻上天 本土教练年薪翻了1000倍
2014-11-30 10:52:12  |  新闻中心 体育频道成都体育 

昨日,上海上港队曝出一则消息引起了人们的震惊——埃里克森与上海上港签订了一份2+1合同,如果埃里克森能够完成这份合同,将获得15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44亿元)的收入,年薪高达人民币4800万元,这是他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为丰厚的一份合同。如此高薪,难怪埃里克森断然拒绝广州富力的挽留,甚至不屑于理会英超球队的邀请。在此之前,球迷和媒体更为关注的是球员转会身价、年薪等,因为相对保密,大家对中超教练收入的增长情况并不太了解。众所周知,国字号球队的本土教练年薪通常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外籍教练不超过200万美元,但中超主教练的薪资水平则很少有人关心,即使是2014年初鲁能花400万欧元的高价请到了库卡,也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然而翻看中国足球职业化21年的历史,我们才惊觉:不仅是球员的收入打着筋斗地翻,教练的收入也翻上了天。

本土教练年薪翻了1000倍

1993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前夕,专业队的教练大多收入差距不大,月薪通常在160元至200元之间。到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元年,教练的月收入已经非常可观,达到了3000元左右,前四川全兴队主教练余东风回忆说:“突然一个月从不到200元猛增到了3000元,一下子就懵了——这钱怎么花啊?”再后来,教练的月收入从3000元上涨到10000元,年收入突破了10万元,李树斌能拿80万元,朱炯能拿上百万元。据记者了解,本土主帅年薪最高的是2013年宫磊执教贵州人和时的300万元。本土教练的收入与球员收入的增幅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仍旧非常可观——20年翻了1000倍。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胡锐凯
点击阅读更多【足球】新闻
“黄河源头第一县”玉树州曲麻莱:高原足球小将“踢”出新未来
“黄河源头第一县”玉树州曲麻莱:高原足球小将“踢”出新未来
成都电子科大足球场上有个“小世界杯” 因为兴趣老外组队踢足球联赛
成都电子科大足球场上有个“小世界杯” 因为兴趣老外组队踢足球联赛
第三届胜利联盟菲戈足球学院城市冠军赛在成都FF体育公园闭幕
德国足球国际训练基地Goldener Ritter在成都十八中开训
2015年成都市学校足球甲级联赛暨成都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开幕
成都十八中、列五中学、七中(高新校区)等4所高中招80名“足球小将”
温江区《关于加强校园足球发展的实施意见》 校校有球队 人人踢足球
四川鑫达海队闯入足协杯第二轮
[下篇文章] 成都球王羽毛球精英争霸赛在猛追湾羽毛球馆尘埃落定
[上篇文章] 三峡画派大师兄叶瑞琨办个展 周末成都艺术盛宴让人目不暇接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