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华西老建筑 女教育家吴贻芳成都办学
2014-12-06 11:40:22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华西老建筑7

“明德学舍”(Vanademan Memorial College)又名万德堂,1920年竣工,美国浸礼会万德夫妇捐建,该楼屋顶上建有一个两层的中式攒尖顶圆亭,入口的中式牌坊与三个西式半圆形拱券相结合。1960年修建人民南路时,该楼迁建于钟楼旁,现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学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中轴线上的老建筑

明德学舍的“明德”两字取自儒家典籍《大学》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华西协合大学“仿英国牛津大学体制,实行‘学舍’制。即按参加大学组织的差会划分区域,每个区域各自构成一个‘学舍’。每个差会负责兴建一幢或数幢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并由各自管理。”“学生入学除在大学注册外,还得在所住的学舍注册,并接受该差会所派的舍长和舍监的管理。实行这种制度的寄宿舍,可起学生公寓的作用。它对学生的生活管理有章可循,较为严格,减轻了大学的行政负担。而大学则能集中精力主要管理专业科系、教育计划实施、教学科研的后勤、学校的规划建设等。”

抗战时期,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金陵大学迁到成都,华西协合大学把明德学舍的大部分房间腾出来作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教学和行政用房,校长吴贻芳在该楼办公。金陵大学园艺系也在此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上世纪50年代,成都进行市政建设,以明代蜀王府(又称皇城)为中心修建一条南北贯通的人民路,这也是成都的中轴线,明德学舍正好位于中轴线上。人民南路把华西坝分为两半,幸运的是,当时用拆下明德学舍的旧建材,在钟楼旁重新复原修建了该楼,基本还其本来面目。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老建筑】新闻
华西老建筑 女教育家吴贻芳成都办学
[下篇文章] 新都区特别的日子 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走进群众生活
[上篇文章] 四川省第三届斯诺克公开赛在成都后花园运动健身俱乐部开赛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