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成都市水务局获悉,根据河渠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计划,成都市明年将治理200条中小河渠,其中有七成以上河渠的治理方案已经通过审查,可尽快进入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200条河渠2016年褪“黑臭”
黄家河、李河堰……200条位于郊区(市)县的中小河渠,被列入了2015年河渠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的“黑名单”。成都市计划用1年的时间完成截污治理,再用1年的时间进行巩固治理,包括查漏补缺、杜绝污水复排、清淤、完善污水收集管网、长效机制管理等。
按照《成都市河渠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方案》,2013年要对中心城区苏坡支渠等30条中小河渠进行综合治理。记者从成都市水务局了解到,综合治理在2013年已经完成,而在今年6月份,部分河渠中还有排污反弹的情况出现,经过调查分析,主要是部分商家任意将餐饮、生活污水倒入路边的雨水管道,污水通过管道流入河渠,导致了污染,随后市水务局进行了二次整治。
今年的治理任务是183条中小河渠。目前,综合治理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整体进度已经完成了50%,治水第一道关口的截污治理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底前将通过截污工程或应急措施,截断所有黑臭污源。明年将治理200条中小河渠。这样,到2016年,成都市将完成413条中小河渠的综合治理,这些河渠将褪去黑臭外衣,实现“全线截污,水质明显改善”,为宜居成都增添一道道优美的水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