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正式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实施,从去年4月正式颁布以来,成都市也开始贯彻学习,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铁腕治污整治行动,空气质量改善也初步得到体现。据统计,去年1月—11月,成都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11天,达标率上升24.0个百分点。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去年1-11月PM2.5浓度下降17.4%
去年,成都市正式印发了《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同时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从去年1月1日起实行了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预警,努力实现大气污染从事后被动治理向科学预测、事前防治的转变。目前,启动重污染天气三级预警4次、二级预警1次。
通过这些重拳出击的举措,去年1月-11月,成都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11天,其中优14天、良197天,达标率63.2%。与2013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80天,达标率上升24.0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7.4%、17.4%、36.7%、4.9%。
今年,新《环保法》的实施将大大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而对于大气污染防治,成都市也更是将重拳出击。据了解,今年,成都市将深化涉气企业污染治理,推进重点企业脱硫、脱硝、除尘,整治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超标排放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开展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分年度淘汰建成区内燃煤锅炉,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2015年淘汰50%。在深化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上,将完善机动车环保监管体系,推进机动车尾气遥测监管系统建设,鼓励黄标车提前淘汰。同时,成都市还将开展中心城区饮食油烟专项治理,特大型饮食单位实行油烟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