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案手法>>>
通讯诈骗中,嫌疑人可能通过短信、电话、互联网假扮任何身份对受害人实施诈骗。例如,冒充公安机关称受害人银行卡涉及案件调查,要求其转款至“安全账户”;或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称受害人银行卡在某地进行高额消费或透支消费,以帮受害人查询为由套取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等信息;或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再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欺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并利用这段时间以医生或警察的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或像张大爷接到的电话一样,称推出了纪念金币等物品以低价销售,一段时间后可进行回收赚取差价等。
民警提醒>>>
通讯诈骗中,因嫌疑人的身份和作案手法在不断进行更新,让不少中老年人防不胜防。同时,由于担心家人得知自己的银行卡“涉案”或被盗刷而被责怪,不少中老年人在接到此类诈骗电话后往往选择自己处理,而不愿告知家人。再次,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论对方以何种身份打来电话,不论他是进行威逼利诱或是花言巧语,但骗子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你说出银行卡信息或进行转款操作或是掏钱购买物品。只要对方在电话中表露出要你打钱或付款的倾向,不论对方自称是“警方”还是“银行”,都可以100%确定对方是骗子!
如果中老年人在接到电话后不确定对方身份,可及时拨打成都市公安局推出的24小时值守“防骗热线”——02886625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