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邛崃31个产业重建项目全面开工 推进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2015-02-01 13:50:05  |  新闻中心 工业园区工业 

在道佐乡,一说起“寨沟”,眼前耳边仿佛立即就能感受到山风吹拂中的阵阵林涛。然而如此丰富的竹林资源却从未被真正有效利用起来。如今,当地高标准规划引进了“蜀西竹海”项目,力争将以前的“寨沟”打造成邛崃市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的好去处,切实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在高何镇,震后乡村旅游业升级,并制定了红色文化旅游业规划;在天台山镇,进一步盘活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形成区域特色;在火井镇,立足本地地理优势,以中药材集散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正在联动发展……

沿着整饬一新的平临夹路疾驰而行,道路两旁的果蔬大棚与绵延不绝的茶园让人目不暇接。拔地而起的青华、喻岗、郑湾安置点也如同一颗颗明珠般镶嵌在乡野之间。一年里,郑湾安置点旁的嘉林生态农场正悄然成形,为当地受灾村民带来更多梦想。见到“农场主”张在林时,他正在和饲养员交流。“农场不仅将确保养殖土黑猪的农户每头800-1000元的收益,还免费提供防疫、治病等服务,土地入股每户农民最低可获得每亩1000斤稻谷市价的收入,在公司良种母猪场务工平均收入约2000元。在培育崃山土黑猪配套系的基础上,发展传统生态养殖业、种植业、现代加工业及休闲旅游业,实现一三产业良性互动后,再在邛崃各镇乡大力推广该模式。”对于嘉林生态农场的未来,张在林自信地表示:“这将是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必将为临济镇‘畜牧小镇’打造,乃至邛崃畜牧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临济镇以种养循环促进群众增收的模式,是邛崃市受灾镇乡产业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按照“做优农业”的思路,邛崃因地制宜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特色产业,着力构建“一线三点五带”产业格局。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整合发展试验区”契机,将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推进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如在夹关周河扁试点以房屋产权入股方式组建“沫江山居”乡村酒店等。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姚凯峰 刘洪 杨华春
点击阅读更多【灾后重建】新闻
邛崃旅游携手产业“比翼双飞”田园风光依旧再造“传世精品”
推动优势产业打造主动作为汇聚合力 助推邛崃灾后重建与发展
邛崃夹关镇老翁微信晒新房沫江山居18 幸福好“任性”
邛崃31个产业重建项目全面开工 推进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邛崃市灾后重建让群众早日“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邛崃市高何镇寇家湾安置点 村民分新房搬新居乐享幸福生活
邛崃市高何寇家湾安置点新家 村民结婚啦
今年4月邛崃完成42个灾后重建安置点建设
[下篇文章] 成都昨日今冬最冷最高温只有3.6℃ 下周有望回到10℃以上
[上篇文章] 《老成都风情》系列纪念邮封 戴树良:聊寄一张“老成都”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