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诗人杜牧形象描绘了唐玄宗为满足杨贵妃快马加鞭运送荔枝的情景。
运送荔枝的“荔枝道”在哪里?如今还有哪些遗存?在唐代,荔枝怎样“保鲜”送至长安?1月底,为配合蜀道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为期20天左右的荔枝道大型考古调查正式启动。随着调查推进,秘密也许将一一揭晓。
猜想1:贵妃专供荔枝园可能在涪陵
《新唐书》曾记载:“妃嗜荔枝,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相传,当时唐玄宗专门从当时的涪州(今涪陵)经开江、宣汉等地至长安修了条运送荔枝的道路。但杨贵妃所食荔枝,真的就来自涪州吗?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给杨贵妃进贡的荔枝产地,一直有岭南和涪州两说。着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中考证,“白居易说荔枝采摘三日而色香味俱变,审度当时交通条件,由岭南发驿至京师,绝不可能保持新鲜,故若欲及新鲜享尝,则由涪州飞驿,较为合理。且杨妃幼长于蜀,所尝当为蜀产,亦增加驿自涪州之可能性。”历史上,苏轼、范成大等诸多文人学者,都倾向于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