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大年初一早上,妈妈早早地安排了早饭。晚上七点多开始,村里的社火队就开始化妆穿衣,各就其位。打鼓的打鼓,掌灯的掌灯。炮声一响,群鼓齐鸣,锣鼓喧天。社火队浩浩荡荡地进入农户家中开始演出。画着虎头,写着“五谷丰登”“瑞雪丰年”“羊年大吉”等的各式虎头灯围成一圈,“腊花碗”灯里面点着蜡烛。“丢丑”的主角头戴插了鸡毛的破草帽、反穿着羊毛大衣,手里打着快板,唱着“大开开呀,牡丹花呀,真是得好呀,嗨……”;化了美美的妆的年轻少女们摆动着手里的纱巾,扭着腰肢,甩着长长的辫子,在二胡和板胡的伴奏下,踏着十字舞步“载舞”;年轻的小伙子两人合作扮成一只大狮子,精彩地表演“梅花桩”“跳桩”……
今年,为了庆祝奶奶的大寿,爸爸还专门邀请了社火大年初二下午到家里演出。二叔是村上拉二胡的一把好手,每年正月耍社火,他都担任二胡的演奏,他高兴地说:“过年耍社火,才叫真的过了个年!”尽管北方的气温寒冷,但是丝毫不影响社火队的演出,爱看社火的村民一年最多可以看几十场社火表演。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在传统社火节目中,还加上了现代舞、歌舞表演等现代潮流元素,不仅让群众玩得尽兴,而且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