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
优胜劣汰是中国足坛新常态
“希望足协给一个说法,毕竟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照顾一下我们吧,球队没有了不是我们的错,还要吃青春饭呢”……类似的声音,早已不绝于耳。最后,中国足协并没有“法外开恩”而是任由这些球员自生自灭,这在少数球员看来是不讲情面,但从大方向看却是中国足协坚持“法制”、遵循职业规律的体现。在此之前,中国足协坚决打击欠薪、打击阴阳合同、打击违规转让,一连串的动作都给出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中国足球要彻底告别陈腐,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公平公正才是职业联赛的本来面目。
造成球员找工作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国足协为各俱乐部推出了“瘦身计划”,自2010年以来,经过四年的瘦身,各中超中甲俱乐部从当初的40人逐渐减少为30人,逐步向“欧洲标准”靠拢。过多的球员在一线队囤积是一种人才浪费,瘦身对各级联赛都有益。中超过剩的球员流向中甲,一些中甲球员流向中乙,从而使各级联赛能健康发展。“瘦身”也避免了大牌俱乐部大量囤积优秀人才,对于一些中下游小俱乐部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避免了豪门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