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
抢抓新机遇
2014年,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成都通过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和“五大兴市战略”,推动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市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站上了“新常态、万亿级”的全新起点。市统计局总统计师刘忠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是成都经济发展全面迈入新常态的重要一年,若能抓住用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机遇,坚持高端发展和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从成都经济来看,一方面,新常态下无论是宏观经济环境还是区域资源要素,都不支持全市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增速将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但另一方面,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具有较好条件,直接受惠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四川天府新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加之改革制度红利的不断释放,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具备良好基础。
刘忠建议,为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应着力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瞄准产业链高端和高端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率先发展信息安全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突出发展电子信息等重点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北斗产业,推动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移,形成多点支撑、多元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推动现代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信息服务,突出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养老健康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加快推进商贸、餐饮、生活服务等传统服务业业态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