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实际买到的银耳重量都差不多了,这意味着我花12元钱买的银耳,有6元是在为干燥剂埋单。”气愤不已的梅先生向华西3·15维权记者表示。
记者调查
银耳本身很干燥无需添加干燥剂
记者看到,银耳包装袋的正面写着净含量300克、生产日期2015年2月2日,背面有“一级银耳”的字样,生产厂家为福建一家食品有限公司。记者按照包装袋上的厂家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一位工作人员称自己就是公司老板。
“暂时还不能确定消费者投诉的产品就是我们公司所售。”这位女老板说,一般冬天出售的银耳不加干燥剂,夏天则会视情况加几克重的干燥剂。建议消费者将买到的产品寄回公司总部,她会安排工作人员重新寄一袋银耳给对方。
然而,记者走访了成都几家大型超市发现,货架上的袋装或盒装银耳内都没有干燥剂。询问了多名售货员,得到的回答也都是,银耳本身已经经过了干燥处理,没有必要再放干燥剂。
一名从事干货生意多年的商贩也告诉记者,烘干之后的银耳,非常容易储存,基本不需要干燥剂来除潮,“一些放置大号干燥剂的袋装银耳,多半是厂家用此种方式来增加重量,再以低价来吸引消费者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