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学摄影就是从四川藏区起步的,接下来的10多年里,又系统地拍摄过嘉绒藏区,包括婚礼年俗、建筑及修建,服饰与刺绣等,可以说我对少数民族题材有着特殊情感。而且在我摄影的这么多年里,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朋友和同事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更成为我坚持摄影的前进动力。
摄影不是“平面设计”
记: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已进入全民摄影时代。
刘:的确,10多年前我开始接触摄影时,器材价格还相当高,动辄数万元的花销很难普及到大众。而且除了相机、镜头,一卷胶卷就是40元,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现在数码摄影流行,一套不错的相机和镜头只需几千、万余元就能搞定,也不需要胶卷,大大降低了摄影的门槛,说全民摄影也不为过。
不过纵观现在大多数爱好者的作品,虽然时常可以看到好的,但成组好的却不常见。因此我认为,虽然摄影的设备门槛降低了,但想真正拍出好作品,还需要循序渐进地提升摄影水平。摄影和学习文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你能够了解光圈、快门这些专业参数,你就算认字了;如果能将一幅图成功地拍出来,没有瑕疵,就算能造句了;如果能进行初步的构图,色彩搭配,就算是写出作文了;但要在摄影上当一名“作家”,给图片加入内涵,加入灵魂,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摄影上手很容易,入门不简单,要做好,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