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成都,今日将迎来国家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的正式挂牌——3月19日,记者从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获悉,今年成都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重点推动实施知识产权“六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建成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知识产权强市。
四川中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布局的6个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之一,也是在西部布局的唯一一个专利审查协作中心。目前四川中心设立了9个部门,专利审查领域覆盖机械、电学、通信、医药、光电和材料。截至年初,四川中心共有人员242名,预计到2018年完全建成正常运转后,四川中心将达到2000名专利审查员、120名管理人员的规模。
为什么“花落”成都?这源于成都市在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和转化运用上的不懈努力——作为在全国城市中第一个颁布《成都市专利保护与促进条例》的城市,成都先后出台50余个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地方法规和政策文件,2010年成都成为首个国家版权示范城市、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商标保护金奖”,2012年成都市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专利保险示范城市。
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全市专利申请达64975件,居中西部城市第一;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0.3件;截至2014年,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突破14万件,继续保持中西部城市领先优势。此外,成都市软件及其他作品版权超过1万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38个,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