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为加快由政府直接建设的街面公厕进度,成都将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利用规划的绿地点位,每年在中心城区的每个区(含高新区)新建20座公厕,进一步缓解公共厕所分布不均和量上缺口的问题。而从今年起,成都新建的厕所还将改变男女1:1的现有蹲位模式,调整为1:1.5,同时在建筑风格上将融入城市特色和文化元素。
到2018年 城市垃圾不再填埋处理
据了解,成都每天产生的城市垃圾约12000多吨。为了提高垃圾的环保利用率,自2010年起,成都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700多个小区进行了生活垃圾前端分类的探索。
但成都市城市管委会负责人坦言,责任体系不够健全、硬件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政策配套不够、法规支撑不足是目前生活垃圾分类遇到的主要问题,“甚至一些分类垃圾箱都不见了踪影。”
为加快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今年成都在进一步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基础上,将把此项工作考虑纳入到立法体系中。此外,生活垃圾将逐步从以填埋为主转向焚烧发电利用。
按计划,到2018年,成都市的生活垃圾将逐步实行全年焚烧,资源化利用,原生垃圾将不再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