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的记忆,我们需要寻找一些具象线索来追寻。这线索,或是在田埂上歇脚的一位老村民,或是道听途说的一段乡间故事,或是珍藏着古旧农务的一座民俗博物馆……
郫县红光镇宋家林村便有这样一处民俗博物馆。馆长吴国先,红光镇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潜心15年遍览周边农家院子、古玩市场,搜集近千件“土宝贝”,力争重现川西农耕原始记忆、川西林盘原生态院落。
近千件宝贝让人眼界大开
犁、旱耙、石磙、钉耙、片片刀、三寸金莲绣花鞋、民国时期携枪证……过去的点点滴滴都真实地呈现在眼前,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们曾经和我们的先辈相濡以沫,打点着村民的吃穿住行。
“这些东西都是我的珍藏。”吴国先说,这里的东西,有的能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有的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很多以前十分普遍的东西,现在的年轻人都没见过。比如风谷机、犁等,建这个民俗博物馆,为的是不让古蜀农耕原始记忆在我们这儿断篇。”“比如 ‘斗’,这在以前是一个量具,一斗米就是十升米,现在已经不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