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上多车连环相撞,现场交通乱作一团,等待救援的伤者痛得满头大汗……“轰隆轰隆”响起的直升机螺旋桨盘旋声,成为解除焦躁情绪的终结者——这样的场景,未来将在成都成为现实。
昨日,中欧应急管理合作项目成都试点工作坊主题活动,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举行。记者从活动上获悉,预计成都今年内将出台《救灾志愿者管理办法》,未来3-5年内发展航空救援。航空救援可能成为成都应急救援的一个新方向。
航空救援 成都尚处空白
2013年,成都成为中欧应急管理合作项目试点城市,开展为期两年的“志愿者队伍建设”及“社区应急能力建设”试点工作。市卫计委卫生应急办公室处长刘益民说,通过合作项目,欧洲专家已对成都100多位志愿者展开专项培训;未来这部分人将作为培训师对其他志愿者进行培训。相关部门正在制订《救灾志愿者管理办法》并计划年内出台,从而帮助志愿者在大型突发事件中更为科学地发挥作用。另外,去年成都10个社区已率先通过试点项目,进行应急能力建设,今年试点社区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至4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