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个性一个都不能少
在已建成的白鹭湾生态湿地一期,包括伞草、美人蕉、芦苇在内的大片植物生长在水中。据谷阳介绍,这些水生植物能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完成杂草拦截、泥沙沉淀、硝化反硝化生物反应等任务,并对氨氮、总氮、决磷等成分进行降解,使水质从劣五类水净化为三类水质,“也就是从生活污水达到景观用水,发挥净化水源的作用。”
而成都市湿地保护中心正在思考的,则是进一步提升湿地的自我净化能力。“原味生态水治理”,就是谷阳和张诗军打算使用的方法。
“这可以看成是‘水生植物净化’法的加强版。”通过打造湿地合理的水生生物链,水中富裕的营养物质将被藻类吃掉,藻类被虑食性鱼类和软体动物吃掉,而鱼类的粪便则由水中的微生物消灭,微生物分解的营养物质再次被水生植物和藻类吸收。“通过生物链的控制,让水中的作物和水质得到净化和平衡,水质将能达到二类标准。”张诗军说。
此前,这种方法已经在成都市百花潭公园试点应用了一年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内的湿地进行推广。
“白鹭湾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周末最常去的地方,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骑游跑步,这样的地方希望越多越好。”市民李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