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会计师蒋迎明看来,将2亿元的特种飞机制造项目放在四川,依托的不仅是四川初具规模的通航产业,更是简政放权激发的红利。“项目从考察到落户也就半年,这一效率对于通航项目来说,极其难得。”
雄厚的产业基础、高效的政务服务、巨大的市场、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正吸引越来越多“新面孔”纷至沓来。
“我们拟在绵竹投资30亿元,建设节能环保静脉产业园。”光大国际成都代表处首席代表余一平说,要依托四川雄厚的装备制造基础,以及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的“东风”,逐步打造一个可集中处置城市工业、生活固体废物的产业园。“为四川的投资环境点赞!”葵花药业副总裁宋志国表示,去年至今,他密集访川20多次,充分感受到四川优质的政务环境,最终决定在眉山投资中药材种植项目和商业地产开发。
首次来川的锐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江锡标,在飞机上就看到了关于四川出台36条稳增长措施的报道,“让我们在川投资发展的信心大增!这次来得真是巧。”他将仔细考察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看有无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