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免费电话环卫工常来 与老家亲人通话
春熙路一家品牌商店的导购员杨女士告诉记者,这个信息亭大概是去年建的,一开始有不少好奇的市民站在一旁摆弄,有人发现这个电话亭还可以免费拨打电话,于是来打电话的人开始多起来。“一般晚上来打电话的人比较多,可能因为不花钱吧。”杨女士说,一般晚上八九点时,会有一些环卫工人或者建筑工人来打电话。
为了验证杨女士的说法,记者专门选择一天晚上在春熙路新型互动信息亭附近观察,确实看到了几位来打电话的市民。其中一位是春熙路附近的环卫工人朱师傅,他的老家在绵阳,“当时对方挂了电话后,我就过去问了下,才知道能打免费电话。然后我隔个几天会用这个电话打给家里,虽然只能打3分钟左右。”朱师傅还开玩笑说,一台可以打3分钟,春熙路上有20多台,一条街打完,该聊的也就说完了。
他表示,2004年从老家来成都,当时手机并不普及,用IC卡打电话很普遍,而且当时他的妻子在绵阳,他就靠在小卖部买IC卡的方式和妻子联系。“当时打长途电话还是很贵的,是一分钟2角5还是4角8,具体记不到了。也不敢怎么聊,问下简单情况就扣了,有时候打电话的人多,还排队打。”
朱师傅说,后来渐渐就看不到市面上有卖IC卡的,公共电话亭也很少有人去打。“现在春熙路的信息亭可以免费打电话,这样可以省点手机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