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地气”之余,部分语文考题也让很多考生“意外”了一下,钻了大伙复习的热门知识点的空子。有考生告诉记者,这次的文学常识题考了高尔基的《童年》。“不像以往总是考我们作品名称或者作者,而是给了文中的一段话,问我们这是出现在什么场景里面。没看过这部作品就的确不好答。”一些考生表示,到最后交卷也没想起主人公阿廖沙的名字。此外,文言文阅读题的《伤仲永》也让不少考生大感意外。来自十二中的考生陈红靖表示,考试前大家都猜测文言文多半考《岳阳楼记》,“没想到考了七年级学的文章!尽管学过,但大家都没把这篇古文当重点来复习。”
化学中规中矩
物理压轴大题稍难
“化学简单!我20分钟就写完了!”昨日下午5点10分,成都双语实验中学的考生已经陆陆续续走出考场。考生小吴将准考证交到了带队老师的手上,兴奋地说化学非常简单,“我还检查了两遍。”她告诉记者,相比物理来说,化学考题不难,除了最后一道大题稍微比较考人以外,其他的题型都比较常规。来自十二中的考生小周则表示,感觉化学很多题也并不是生搬硬套书本上的概念,出题角度还是比较生活化的。“比如考硫酸铜和铁反应,题目就会委婉地说为什么硫酸铜不能用铁筒来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