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环保部7月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成为倒数第 9 的成都,就是因为臭氧惹的祸。“不只是成都,四川省臭氧呈区域性连片污染,夏季川西区域大部分城市(成都、眉山、资阳、德阳)、川东北区域部分城市(遂宁、南充)臭氧污染较重。”
四川8个环保重点城市:自贡、南充、绵阳、泸州、德阳、宜宾、攀枝花、成都,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上半年相比,臭氧超标率从3.12%上升为5.76%,臭氧浓度升高至128微克每立方米。
日照“助力”
午间成为“最高峰”
为何臭氧会取代PM2.5,成为夏季污染“祸首”?这与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日照息息相关。
罗彬介绍,臭氧主要来源于二次生成,两种主要前体物为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煤、汽车尾气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来源相对非常复杂,从涂料、燃油,炼油厂、干洗店,到生活中常用的发胶、香水,凡是使用溶剂的地方,都会产生这种污染物。”
“秋冬PM2.5污染,夏天臭氧污染,可以用‘一体两面’形容,同样的本质,两种呈现方式。”罗彬说,四川秋冬逆温天气、静稳天气增多,大气扩散条件差,导致污染物(特别是PM2.5)累积难以扩散,导致PM2.5浓度高。相反,日照较少的秋冬,却较少产生臭氧。“春夏以来,日照增强,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便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而此时污染扩散条件变化,包括风大、雨多等,PM2.5较好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