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看上原来2万元多的巨贵,借钱咬牙花3.8万才买回来,这只母狗也争气,不多久就发情怀孕,生下三公五母。我留下一公一母,剩下的卖掉后换了一套房子一辆车。小母狗养到9个月,成了周围狗贩眼中的香饽饽:毛色好,骨架好,颜色好,耳片长。当时一个人出价17万!我让我老婆提供账号,老婆死活不卖,想等母狗生下小狗赚更多钱。没想到3个月后,巨贵价格就跌下来不管钱了,我的那只巨贵300块钱就卖出去了。后面很多炒巨贵的商贩,狗太多只能牵出去放了。3个月时间同一只狗价格从17万跌倒300块,价差566倍。
除了向小毛,我还有一个外号叫“向腊肠”,得益于我以养腊肠犬出名,顶峰期养过十多只腊肠犬,至今成都市的腊肠犬成交记录最高价依然是我创造。上世纪90年代初,腊肠犬走俏成都狗市,幼犬腊肠也要卖3000元。一天在市场上,一位卖兰草出身的曾姓老板带着一只腊肠犬,我一眼就相中了!皮毛火红、骨架漂亮,当时就想老板喊好多钱我就出好多钱,最终以1.2万价格买下,取名东芝。别人都是跟风景、跟美女拍照,我向小毛最喜欢跟狗儿拍照,这么多年耍狗爱狗。现在我家都还有我抱着东芝的合照。
明天,我再讲成都狗市的一位“扛把子”,在全国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可以说是因为他,成都狗市才得以发展、掀起炒狗的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