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6集原创纪录片《我从汉朝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之后,该片新颖的构思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引发人们的强烈关注。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我从汉朝来》中多次出现了成都东汉画像砖的身影,画像砖上一幅幅生动的生产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仿佛复活了东汉成都的社会生态。其实,早在清末民初,东汉画像砖就开始现身成都古玩市场,并引起收藏家们的关注。成都东汉画像砖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昨日,记者采访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索德浩,请他为读者解读成都东汉画像砖的文化魅力所在。
东汉画像砖
成都出土数量不少
在纪录片《我从汉朝来》中,多次出现了东汉画像砖的画面,这些画像砖以河南、四川出土的最多,而四川出土的画像砖中,成都东汉画像砖数量最多。索德浩告诉记者:“成都东汉画像砖在清末民初被发现,大规模发掘是从1952年开始,在成都多处均有发现。”他介绍说:“这些画像砖多出土于成都平原砖室墓,墓壁多用几何纹花砖砌成,在砌至墓壁30-40厘米处时,先将花砖往里收缩进恰好能容进画像砖的厚度,然后再镶嵌进画像砖,使画像砖与其他的花砖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