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藏羌彝地区川西之子玩转互联网+ 不仅卖东西还卖“川西”
2015-10-10 19:21:44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在武侯区黉门街“青年聚落”的一角,藏族小伙苏缔光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讲述他的创业梦想。打开“川西之子(向食而生)”的淘宝店,虽然目前只经营了一件商品,但对于顾客的每一条评价,小苏都会一一认真回复。

“川西是什么?川西之子卖什么?”苏缔光不好意思地笑笑,他几乎每天都会被问到同样的问题。一群以苏缔光为首的,来自藏羌彝地区的90后青年想到了以互联网方式创业,无论是川西的文化、旅游还是来自川西单纯的食品,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其实很简单,我们是川西的孩子,所以我们也希望把我们的川西,带给更多的人。”

互联网牵手车厘子

今年5月,这是川西车厘子上市的最好时机。“汶川车厘子”虽然已在四川远近闻名,可是这里的果农却没能因此受益良多,甚至常常出现亏损。联系好当地的果农后,苏缔光和小伙伴们挽着袖子“开卖”了。和原有的营销方式不同,苏缔光制作的以汶川车厘子为主题的“Cheer Up汶川”网络视频一上线就火了,来自全国的订单蜂拥而至。从5月11日下午起,整整24小时,淘宝销售额突破万元,这让苏缔光大呼意外,更让这个初生的团队看到了希望。

正当“川西之子”第一笔生意就突破万元大关时,苏缔光却很快做出了一个让人不解的举动——暂停销售,“我们各个环节都不允许出现闪失,更注重顾客的反馈。不过,毕竟是第一笔生意,还是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我们会采摘高半山的果子,而不是熟透那种,因为害怕磕碰一下会坏掉,但这种方式也可能导致某些顾客认为口感甜度不够。”

“亲,对于您购买这次车厘子,若存在不好的体验,我们主动为您解决问题。”第一笔生意,苏缔光和小伙伴们前前后后忙活了半个月,虽然销售额过万元,但真正的盈利却没有多少,对此,苏缔光并不介意,“人家说做生意是赔本赚吆喝。我虽挣得不多,但赚来的吆喝足够让我对今后的事业更加充满信心。”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胡晓枭 陈方耀
点击阅读更多【互联网+】新闻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软件产品推介会在成都举行
大邑县打造“互联网+”平台 新电商孵化园预计明年5月1日正式开园
成华打造东郊记忆·互联网创意产业园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四川家居产业协会加速对接“互联网+”共建四川家居产业创新孵化园
2015四川互联网+医疗创新创业大会下月5日在成都举行
藏羌彝地区川西之子玩转互联网+ 不仅卖东西还卖“川西”
2015首届“互联网+旅游”行业高峰论坛今日在成都举行
金堂广兴“互联网+”玩众筹 农产品产业项目有了新花样
[下篇文章] 成都138路公交车开通 十洪公交站至顺城大街南站
[上篇文章] 成都南门进城车辆注意了!新增8套电子眼 请走三环中环二环绕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