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可谓灵感之都
记:和最开始创作时相比,您现在的创作风格和方向是否有一定改变呢?
月:最初面向的都是比较年轻的读者群,不要求写得很深,很准确,只要够畅快就行,因为年轻读者不喜欢太深奥的东西。但时间长了,我必须给自己提新要求,这样才能让我随时保持向上和前进的动力,否则总是原地踏步,肯定无法在网络文学创作上走远。
我的新书《烈艳江山》就是新尝试,它不像以前的作品那样浅显易懂,或者是单纯迎合读者口味,而是更注重知识性与可读性。每个情节我都要打磨很久,人物的服饰、用具、饮食等,也要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虽然写作速度变慢了,但我感到很快乐。这也许会是我的一个新起点。
记:整个四川有300多位网络作家,成都就有150多位。
月:“自古蜀中多俊秀”,成都更是蜀地核心。可以说,相比很多城市,成都在文化底蕴和文化事业发展上有先天优势,这种优势反映到网络文学上,形成了成都网络文学圈“三多”的特点:数量多,作品多,“大神”多。
再一个就和成都的城市文化有关系,成都的休闲和“慢文化”可谓全国知名,这样一个环境能够为作家提供充足的创作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对于一些兼职作家来说,成都良好的城市氛围更是他们创作的必备品。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生活节奏超快的城市,每天加班到凌晨,再有激情的兼职作家也很难完成网络文学这种高强度的创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