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人民日报》海外版 崇州农业共营制让土地“动起来”
2015-11-27 10:07:28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任建忠告诉记者,作为股东的农民即便什么都不用做,一年每亩地就能有600多元的分红。假如像以前一样由农民自己来种,就算是老农“精耕细作”,每亩地的利润也超不过400元。当然,如果他们愿意参与到耕种的任何一个环节,例如插秧、收割等等,这些农民都可以领到时薪,一年下来也能有1.3万元左右,两种收入相加远超“各自为政”的种植模式。

规模化的土地经营使机械化作业成为可能。在青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仓库,记者看到了插秧机、收割机、农药喷洒机等机械化设备。据介绍,农药喷洒机的喷管完全展开能有16米宽,因而一天就能喷洒300-400亩地;而育秧机可以将床土、种子、覆土按层叠加,整体打包安置在土地里,操作效率大大提升。

提升了作业效率,合作社便更有能力来实现产业链的拓展和收益的提升。比如青桥村开设了烘储中心,为其他村产出的水稻、小麦、油菜籽等作物进行烘干作业,从而收取作业费;开设了草莓基地、葡萄基地、油菜地里的休闲中心,发展起了第三产业的乡村游。另外,他们还实行了“鱼稻共生”的模式,让鱼在稻田捕食害虫、提供有机肥。这种做法既能保证稻米的绿色环保,又能通过养鱼提升附加值。

“事实上,这种模式的推行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允许我们进行大胆尝试,还为我们提供技术、资金的支持。比如我们职业经理人经常会参与农业局安排的培训,获得各种技术援助;而以‘职业经理人证书’为担保我们能向银行贷款50万元,一半的利息由政府补贴。”任建忠还提到,修建田间作业道、将过去每家每户的“小田”打通障碍物形成“大田”,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也都来自于政府的扶持。

(原载2015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版)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现代农业】新闻
“桂中粮仓”来宾市象州县早稻开镰 机械化作业助丰收
“桂中粮仓”来宾市象州县早稻开镰 机械化作业助丰收
韩国农业学家李东宣(LEE DONGSUN)云南逐梦17年:“只为研究一粒稻”
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三亚举行 发布中国种子质量报告-玉米
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三亚举行 发布中国种子质量报告-玉米
2022年江西(吉安)现代农业产业合作暨第十届赣台基层农会交流恳谈会举行
陆霖数字科技:一颗小番茄,品味大不同
陆霖数字科技:一颗小番茄,品味大不同
成都首批8334箱菌棒出口欧盟 农业对外开放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金阳青花椒白魔芋产业峰会在成都召开
简阳市德青源现代蛋鸡产业示范项目开工投资10亿元
[下篇文章] 帕奎奥赛事运营中心落户成都 乐视帕奎奥频道开播
[上篇文章] 四川省2016年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启动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