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血液。近五年来,伴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提升,成都的金融业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二五”期间,成都金融业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9%,已经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中10%的目标;“十二五”期间,一大批优质企业相继登陆主板、新三板、股权交易中心等场内与场外市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体系渐趋完备;“十二五”期间,金融创新不断加强,十八大以来全国首个获国家多部门联合批准的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花落成都。立足当下,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的重要时间节点,成都的金融业正朝着“中国金融第四极”这一目标不断迈进,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局面,也开始展露出其独有的轮廓与色彩。
“十二五”目标部分完成
众多金融机构生根发芽
今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9%,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冲破3万亿大关;全市累计证券交易额为9.41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37.28%;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443.6亿元,同比增长15.6%。“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未完结之际,成都金融业已经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答卷。按照成都市“十二五”的规划,到2015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而截止到9月末,成都市金融业增加值929亿元,同比增长17.9%,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1.9%,拉动服务业增长3.6个百分点,已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要求中的部分目标,金融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获得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