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吾庐的大花厅处,记者遇到了四川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古建专家邹俊齐老师正和设计施工人员在一起讨论维修方案。他们就屋面防水工程导致的荷载问题以及脊饰的形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后院堆放的小青瓦处,部分工人在对马上要用到的屋面防水小青瓦进行浸泡上色的预处理流程。
温江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维修将经历大约7个月时间,维修后,陈家桅杆这一历来被誉为“川西第一祠”的文化地标,将更好地展示川西坝子典型民居的风采。
资料链接
陈家桅杆位于温江区寿安乡天鹅村,系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经年营建,始建于清同治三年,经八年竣工,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建筑群。整个建筑占地7282平方米,建筑面积2736平方米。大小12院,组合精巧紧凑,布局大方合理,具有清代特色,院内建筑为穿斗木结构,门前原竖立双斗桅杆,故俗称为“陈家桅杆”。2013年,陈家桅杆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