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通过创新公办幼儿园办园模式、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和非在编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建立督导监测机制等,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构建起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据介绍,今年成都市幼儿园共提供46.7万个学位,而在园儿童仅46万人——这显示成都市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充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已得到有效缓解。
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成都市通过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完善保障机制,健全管理机制,已基本构建起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为主”的发展格局,在破解人民群众关切的“入园难、入园贵”等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该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将坚持“两为主”发展原则,加快实施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构建布局合理、公平均衡、公益普惠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落实责任
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
2014年1月,《成都市幼儿园管理办法》出台,在全国率先将“两为主”原则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固化下来,强化学前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有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园,制定了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和公益性幼儿园财政补助标准:成都市中心城区、近郊和远郊县(市、区)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分别不低于每生每年800元、700元、600元,具体标准由各县(市、区)据实确定,所需经费由市、县两级财政按比例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