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都市深入实施“创新改革、转型升级”战略,金牛区以服务“一升两转”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型的教育发展路径。在构建具有金牛特色的高品质现代化基础教育中,力拔头筹、获得两项殊荣。
2015年8月,金牛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之一。成为四川省两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之一。
10月,教育部确定金牛区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试验单位,成为四川省唯一试验单位。
“四众”拾柴 校园足球“火焰高”
作为拥有74所中小学校,10余万学生的教育大区,校园足球工作如何创新发展模式,如何破除资金、场地、师资等要素限制,制定怎样的培养模式,足球教育怎样与课程进行融合,金牛区有着自己的金点子。
早在1998年,通过校企合作,金牛区成立了西部首家校园足球俱乐部——成都十八中太安足球俱乐部和骄子足球学校。近两年,金牛区财政投入专项经费2000余万元用于校园足球场地和设施建设。2015年10月,金牛区教育局、成都市足球协会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成都市足球协会将对金牛区校园足球提供教练、裁判培训培养和常规训练服务。
像这种通过部门、企业、行业三方参与的“众扶”模式,是金牛区通过“四众”模式推进校园足球教育的一个方面。此外,金牛区通过体育部门、学校、家长和运动员多方联动的“众创”模式,校本实践、课程建设、联赛机制建设的“众包”模式,人才、场地、经费的“众筹”模式,走出了一条激发和凝聚各方教育智慧的开放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