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收费的,现在怎么要收费了?是哪个公司收的?有没有收费依据?”面对记者的疑问,该收费员称,已经收了大概1个星期了。“反正现在要收了,其他的我也不晓得。”
12月6日下午,记者开了另一辆私家车去试验。车停好后,收费员未登记车牌号。约20分钟后,收费员走过来说:“超过15分钟收费。”
然而,从下午1点15分到2点10分,车停了将近一个小时。记者准备好零钱,缓慢从收费亭经过,对方也没示意要收费。
为了验证是否收费,记者开车兜了一圈,开回收费亭,递给对方6元钱。对方没说话,收下后撕了一张地方税务通用发票,上面显示的印章为“成都万城物业管理公司”。
疑点三:起价是2元还是6元?
此前,刘先生等多位市民拍摄的照片显示,停车场看管时间和收费标准的牌子上显示,起价是2元。而记者12月4日、12月6日看到的是6元,上面有明显修改痕迹。
一位收费员在收费。
对于市民的这一说法,收费员这样解释:“肯定是你看错了,三环内怎么可能收费2元起价。”
各方回应
成都市交投集团:车主停车遇收费,可拒交或报警
为何以前不收费,现在突然要收费了?停车场的收费主体是谁?收费有没有依据?为何会出现收费员“随意”收费的问题,华西都市报记者连日来联系了“车场收费管理方”、桂溪街道办、成都市交投集团、成都市交管局,试图解开这一笔“糊涂的停车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