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帝陵
讲述蓉城记忆
从18日起,在文物区神道西侧的“神武”殿还将推出“千载帝陵·蓉城记忆”图片展览,意在讲述永陵发掘故事,见证永陵历史变迁,重温成都记忆。公元918年,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归葬永陵。陵墓坐北朝南,居高临下,周围曾有数重河流环绕,可以说是上风上水。随着前蜀政权的灭亡,永陵慢慢被人们遗忘,甚至被附会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抚琴台。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天成铁路局在成都老西门挖建防空洞,沉睡千年的帝陵就这样被世人叩醒,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特殊的发掘往事。“千载帝陵·蓉城记忆”图片展分为“择地卜葬——永陵的建造”“风云变幻——永陵的失落”“战火机缘——永陵的发掘”和“历史胜迹——永陵的保护”四个单元,展示了永陵的建造、永陵的落寞再到永陵的发掘与保护的过程。
国宝“玉大带”
有望在永陵展出
前后蜀历史文化陈列展采用了主题情景式陈展布局方式,旨在展示五代前后蜀历史文物,保存城市记忆,再现千年之前成都的社会历史生活画卷。进入展厅,展陈以米黄色为主色彩基调,契合帝陵展览特色。同时,展陈设计过程中巧妙运用各类隔墙、通道、装置与道具等,使观展空间富有变化。整个陈展形式设计在“小而精”上下功夫,弥补了展厅面积偏小的局限性。陈展中涉及的“王建取蜀”大型浮雕墙和前后蜀宫廷画院中代表性绘画作品,均由高水平专业人员创作完成。此外,陈展共有3个多媒体动画可供观众直观生动地了解永陵历史文化,分别是“金娃娃”事件(永陵的发现与发掘)、“永陵修建过程”和“二十四伎乐”(蜀宫夜宴)。整个陈列展览由三个单元组成:“两蜀兴亡” “千载帝陵”和“唐风流被”,分别讲述了前后蜀历史、永陵发掘和当时的文化艺术成就。在上百件展出文物中,最令人期待的是,国宝级文物“玉大带”有望从四川博物院借出,回“家”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