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隧道“体检”提速35倍 西南交通大学昝月稳“隧道奥斯卡”
2015-12-20 15:29:57  |  新闻中心 成都教育教育新闻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昝月稳教授领衔的团队发明的“车载探地雷达设备与技术”获得了由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颁发的年度技术创新奖,这也是这个奖项(ITA称其为“隧道奥斯卡”)今年首次设立后第一个获奖的项目。

ITA对西南交通大学获得的年度技术创新奖的颁奖词是:“运营隧道健康状态评估领域非接触无损检测技术,解决了国家铁路网隧道安全检查的重大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隧道运营后,就像人一样,也会存在病老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性问题。 为了保证运输隧道安全,需要对隧道进行病害普查,对于老龄隧道需要定期体检。

“传统的铁路隧道检测方式有人工手举天线和液压支撑天线两种。这两种方式只能在维修时间内进行,检测速度极慢,不会超过5km/h。”该奖的获得者、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昝月稳说,“用这两种方式,在短期内要实现全国范围内铁路隧道病害普查和定期体检,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过14年的攻关测试,昝月稳领衔的团队终于开发出一项全新的技术——车载探地雷达设备与技术。“检测深度为2.0m。”他表示,在检测点距为5cm情况下,这个设备的最高检测速度可达175km/h(提速35倍)。可以在不停电的条件下,以列车正常运行速度对隧道衬砌进行检测。“而此前世界上最快检测速度105km/h是意大利实现的,但我们的最高速度远远领先他们。”“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昝月稳以襄渝线为例,若采用以前的技术,检测完线上隧道要用1年时间,“现在我们的技术只需要1天就检测完了。”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樊骥君
点击阅读更多【西南交通大学】新闻
西南交通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书写奋斗新篇:扎根西南 矢志报国
钮小明忆20多年前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改革 推动工科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钮小明忆20多年前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改革 推动工科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西南交通大学等四所交通大学成立青年宣讲团
西南交通大学等四所交通大学成立青年宣讲团
黄恒伟:从放羊娃到博士生 他的梦想是“修一条路”
黄恒伟:从放羊娃到博士生 他的梦想是“修一条路”
西南交通大学官方微博通报一学生修改成绩保研事件:取消推免资格
西南交通大学官方微博通报一学生修改成绩保研事件:取消推免资格
西南交通大学通报“修改成绩被保研”:教务科科长违规擅自操作被免职
西南交通大学回应“本科生陈某某修改成绩被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事件追责程序已启动
西南交通大学硬核破题“云服务”帮助学生高质量就业
[下篇文章] 绵阳男子潘中华挑战从成都跑到绵阳 跑了88公里被接走
[上篇文章] 微信朋友圈疯传“都江堰龙池冰雪节免费滑雪”虹口景区官方微信辟谣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