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旅游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诞生之日起,民宿似乎一直游走在法律边缘。“这些年民宿发展迅速,却因无法可依而难被纳入监管。大量民宿处于灰色地带,有的以 ‘农家乐’证照尴尬经营,有的干脆无证经营,随时面临处罚。”而民俗店店主damon告诉记者,去年成都曾有20多家民宿集体被举报。“不是我们不想注册,而是现在四川还没有相关的法规来管理居家式民宿,遇到了经营问题也不知该找哪个部门。”
网络上的成都民宿
尴尬境地
去年20多家民宿集体被举报无证经营随时面临处罚
店家damon开店较早,他说那时候成都做得好的民宿也就几家,“去年开始,突然冒出了很多家,有些名气的估计也有30-50家左右了。”damon直言,各个行业一兴起,都会有跟风,但民宿在这方面最为吃亏,“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没法办证,都是无证经营,没有政府部门监管,这也导致这个行业的良莠不齐。有些‘阿姨式’小作坊,在毫无条件的房间里摆两张高低床也称为‘民宿’了,价格一晚上也就一二十元。”damon告诉记者,去年成都曾有20多家民宿集体被举报。
相比民宿,青旅的规模较大,但注册起来也很费力。毛毛经营的蒸汽旅舍在成都驴友中知名度颇高,通过了正规注册,但光办理手续就花了两年时间。毛毛说,“为了达到消防标准,我花了很高的成本来改造这栋楼。然后要办理特殊行业经营许可证,还要办理涉外人员居住的手续,然后是卫生、工商、税务……我不止跑了100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