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伏”往年也有
从污染程度而言 今年其实比去年稍低
陷入“霾伏”的,不止成都。四川21个市(州)中,遇霾的城市逐渐从9个上升到14个,再到17个。
“本次污染过程中,整个四川盆地都受到了影响,尤以川西平原为甚,川南次之,川东北影响最小。”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四川21个市(州)统一采用“史上最严新国标”AQI(空气质量指数),共分六级。“截至3日,成都出现了1天严重污染和6天重度污染;德阳、眉山、自贡出现了5天重度污染;绵阳出现了4天重度污染;宜宾、南充、乐山、达州也出现了重度污染。”
在猛追湾晨练的张大爷,分不清重度污染、中度污染的区别,对雾霾也懵懵懂懂,只知道“天一变得灰扑扑的,娃娃们就喊我不要晨练。有时候只有跟老友打打乒乓球。”
事实上,这样的情景,往年也在上演。
“以前不晓得是霾,都以为是雾。”在田也的记忆里,“这几年,慢慢开始有跑友戴口罩。”2012年,专业名词PM2.5逐渐成为热词,出现在人们的谈资里。“蜀都大道和人民中路交汇的路口有一个花坛,用花朵扎成年份数字,我拍跑友就拿花坛当背景,如果背后的花坛看不清晰,我就知道雾霾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