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类别的县(市、区),改革促进机制也有不同侧重。在重点开发区和市辖区,着力优化要素配置,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在农产品主产区,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则着力建设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在扶贫开发区,着力健全投入机制,统筹整合扶贫资源,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
同时改进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分类考核。按照“指标一样、权重不同”的原则,对重点开发区和市辖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三大类区,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4个方面,差异化设置不同类区指标权重,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考核评价体系。比如,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3项指标权重设置为0。《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此前印发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试行)》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