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调结构的突围战——
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创新融合发展已成趋势,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其核心就是通过创新驱动力促发展调结构。”市科技局局长卢铁城分析,今年,成都市科技局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造“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全面提升政策、平台、服务、环境的创新创业生态,“今年,成都市还将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军民深度融合创新两个通道,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和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等领域进行先行先试的调结构探索。”
今年,成都市将以高新区、天府新区、经开区为龙头,加快构建“3+N”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建强园区经济的大平台,“就在本月初,总投资超70亿的12个高端制造业项目在成都高新区集中开工,这样的高端集群,将在今年加快呈现。”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分析,瞄准“大智造”,发挥“火车头”的引领带动,高新区今年除了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之外,还将加速推进中韩创新创业园规划建设,并集中力量引进百亿级企业。
此外,作为“3+N”之一的经开区发展,龙泉驿区区长何勋分析,打造“大车都”,龙泉驿区今年将结合中德创新产业园、中法生态园等大平台,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推进汽车出口,招大引强力促项目落户、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