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李白”与寒假作业减负的正向关系
寒假将至,成都市教育局规定,寒假作业在减负的同时要形式丰富。郁闷的语文老师,借机让学生在寒假走入生活以防“成都人李白”之谬重演。
“你们知道李白是哪里人吗?”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初一语文老师邹雯雯在课堂上问。
“成都人!”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那苏轼是哪里人呢?”邹老师又问。
随后,鸦雀无声。邹雯雯说,这件事情让她感到有点郁闷,郁闷学生对于文化的缺失。
与邹老师这次课堂问答作为对应,在即将到来的寒假,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了一项新规:学校原则上不能够给小学低年级学生布置书面作业,而其他年级段的学生,学校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布置适当的作业。而这也是教育部对学生“减负”具体要求。
教育局规定,作业形式要丰富,包括做家务事,阅读,参加体育劳动,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在此规定下,中学语文老师给出的建议是,新春佳节,是学生温习传统文化的好机会,学好语文,不是靠做两套试卷就可以解决的,而是应该置身于节日的氛围中去感受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