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一证通”把服务做到极致
去年7月13日起,成都市和各区(市)县21家公共图书馆,全面启用第二代身份证借还图书。用身份证代替全市现有的20余种借书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证通”。由于启用了第二代身份证借阅图书,成都市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也实现了全域成都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互通互联。“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统一服务平台。去年,成都图书馆便拿出以前仅供本馆读者享用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与全市20个区(市)县图书馆共享。”成都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举措保障了全市所有市民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权益。在任意一个公共图书馆,成都市民仅需用身份证进行读者注册,即可进行数字资源查询、阅读。
得知成都公共图书馆“一证通”相关情况后,一家专门做图书馆软件系统的公司非常感慨地说,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尝试推出“一证通”,但成都力度最大也最彻底。成都市通过二代身份证代替借书证、免押金借阅形式,在能力范围内把服务做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