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发展态势下,部分省政协委员将目光聚焦在旅游发展的智慧建设上,以此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成绵乐客专开通运营后,同城效应明显增强。”致公党四川省委在提交的集体提案中分析,成绵乐客专使高铁节假日经济突出,旅游目的地地位进一步凸显,旅游接待量总体增长。
“十三五”时期,四川、成都的高铁建设加快推进。如何根据高铁线路布局,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致公党四川省委建议,加快构建旅游快速交通体系。完善城市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打通各沿线城市最短交通连线,逐步形成“高铁+公交”“高铁+租车自驾”等各种交通方式无缝链接、换乘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
在深化同城效应,促进四川“高铁休闲圈”形成上,建议从全省层面研究区域合作机制,建立旅游战略联盟,促使高铁沿线城市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确立差异化错位发展原则,加强区域旅游产品开发,“深度挖掘成都古蜀文化、绵阳科技文化、乐山佛禅文化、彭山长寿文化等高铁沿线城市本土文化内涵,引导项目形成差异化发展,形成上下游衔接、产业延伸有序的旅游产业发展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