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韦春俭:诗意书香度新年
2016-02-14 21:38:02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有人在博客上留言,问我新春佳期都看些什么书,这个问题提得好。作家梁衡说:阅读是一种精神需求,如同吃饭也是一种精神需求。这种需求从低到高可分为六个层次,即,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我正想让自己有个饱和性充电的过程。不久前从网上购买了多本小说和文集,其中就有梁衡的《觅渡》,正如著名作家季羡林对梁衡的评价:他是一个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难得他总能将这种政治抱负,化作优美的文学意境。

《酥油》一书是利用元旦放假看完的,这本小说与梁衡的《觅渡》同时摆上我的书架。我原本并不知道有这么一本小说,前不久浏览《意林》杂志时,无意中看了选摘的一章,第二天便去书店买了全本来看。小说的作者叫江觉迟,是个酷爱旅行的女子,2005年她到藏区寺庙孤儿院义工支教,受活佛所托,寻找那些散落在草原山区的孤儿及失学儿童,从此,这个汉地女子把心身都放在了藏区孩子们的身上,经历了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

在藏区五年,她每天伏在小油灯下写作,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写了一位汉地女子支教的艰苦过程、爱情以及后来的疾病缠身。在艰苦的西藏高原,最让她感到无助的不是缺乏沟通,而是环境条件的限制,就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对于生活,多要一点都那么吝啬。但那份对孩子们的爱,却像高原上的草一样野火不尽,春风又生。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韦春俭
点击阅读更多【阅读】新闻
“中外青年万里读行”活动在重庆启动 构建开放包容的中外青年对话平台
藏在图书里的“流量密码”:于阅读中寻找“诗和远方”
藏在图书里的“流量密码”:于阅读中寻找“诗和远方”
2022年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驿站”进乡村特别活动举办
2022年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驿站”进乡村特别活动举办
西藏首家24小时人脸识别自助图书馆在拉萨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启用
2020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
2018年成都市未成年人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启动
成都日报记者、作家蒋蓝带领大学生“诗意地阅读”
京东数据研究院发布《2017国民阅读报告》四川人年购书量排名全国第四
[下篇文章] 建设路派出所民警:我们巡逻在路上 保障大家的安全
[上篇文章] 从成都到美国纽约时报广场 2016成都金沙太阳节搅动春节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