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肖德松看来,完备的示范体系,正是郫县进入全国科普示范县的重要原因。在下一步工作中,该县将“8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有科技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科普员,形成以科技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农民科普队伍”专门列入了创建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基本工作目标中。
在蒲江县,12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共注册登记农技协86个,会员21680人,联系带动农户6万余户,建成全国百强协会1个、省百强协会3个、市级示范农技协11个。全县农技协共推广科技成果32项,研究开发新技术27项,年创产值2.6亿元,成为推进蒲江县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新都区,目前已发展各类农技协组织76个,会员5325人,联系指导农户数25283户,其中全国示范农技协2个,四川省级3个,成都市级5个,农技协在全区各镇(街道)的覆盖率达100%。
在新津县,花舞人间低碳科普示范基地、翔生有机农场、永商镇烽火社区、万和小学……一个个科普基地不断走进老百姓身边,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更多的科普服务,全民科学意识显著提升。
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在这些区县,大联合、大协作的“大科普”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科普活动实现了常态化,特别是围绕重点人群的科普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科普的基础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服务科普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营造了良好的科普氛围,群众的科普意识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