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岁娃还不会叫爸爸 八旬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教授钱幼琼疾呼:家长, 请放下手机
2016-04-20 09:45:08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昨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教授、一级专家,曾任该院副院长的钱幼琼无奈向成都商报求助,希望向广大家长进行呼吁,别再做低头族,多些交流陪伴,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语言环境。她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家长,导致越来越多语言发育障碍的幼儿被送入医院门诊治疗。而她,每每接待到这样的患者,总是痛心疾首。

这已经不是钱幼琼第一次在成都商报呼吁此事。2013年11月,钱幼琼就曾通过成都商报向全城新生儿家长递交一封500多字的公开信,呼吁家长收起手机,警惕孩子语言发育问题。而时隔两年半,84岁的钱幼琼在门诊中遇到的这类病例不断增加,她心急如焚,只得再次求助本报。

制图 李开红

一种趋势

一天遇到三四个

门诊中不会讲话的孩子越来越多

“大家都知道狼孩的故事,出生后被叼到狼窝的孩子,即使七八岁返回社会,仍然不会说话,就是因为没有语言环境的刺激。语言的能力是在出生后早期,在充分的语言环境刺激作用下发育的……”这是2013年11月,钱幼琼通过成都商报递交给家长的公开信中的内容。那时,她刚刚通过坐诊留意到,越来越多孩子不会说话,而其原因不是听力或智力异常,而是家长沉迷手机,疏于与孩子交流。

两年半过去了,这种现象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在飙升。钱幼琼前日的门诊中,就遇到了三四个这种不会开口讲话的孩子。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王垚 刘海韵
点击阅读更多【家庭教育】新闻
天津举行首届家庭教育宣传月活动线上启动仪式
媒体聚焦:儿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家长需要担心吗?
家长如何摆脱“身高焦虑”:易陷入增高骗局或药物滥用误区 引导孩子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
家庭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营养:创造积极的情感,示范给你的孩子
成华区推“4C家长制度”:完善家校社三方协同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成华区推“4C家长制度”:完善家校社三方协同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媒体评论:干预孩子不良行为不是私事 家庭教育亟须专业指导
媒体评论:让孩子懂事,并不只立规矩那么简单
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控诉父母追踪:当事人父亲落泪盼儿心灵健康
[下篇文章] 2016年成都春季房交会楼盘最高优惠达25%购房更相因
[上篇文章] 西科校友从成都跑步到绵阳开同学会 耗时不到90分钟?“绵阳时报”这个玩笑开大了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