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朋友圈“公交车成儿童守护车”谣言幕后 部分微信营销号炒作吸粉
2016-05-12 09:36:3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不过,邓女士坦言,她从内心希望这个传言是真的,至少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细节和可行性方面有待商榷。

业内人士

跟风造谣炒作 病毒式营销

成都一资深微信运营人士分析,“失联儿童守护站”系列谣言在朋友圈的广泛传播,主要原因还是大家对儿童失踪、拐卖事件非常关注,这个话题本身就很热门。

其次,加上一些公众号、营销号利用大家对孩子的关注和爱心进行有意炒作,因此,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类似谣言,在朋友圈呈现病毒式的传播。

据她介绍,目前全国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一千万个,涉及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公众号申请门槛很低,但要做好很难,一旦出现朋友圈疯传“儿童守护站”这样的“良机”,为了炒作自己的知名度,部分营销号就会选择跟风造谣炒作,提高自身阅读量和知名度。

幕后揭秘/

为何个别营销号热衷炒作?因为不花钱就能赚眼球吸粉

既然是部分公号为了吸粉、赚眼球而造谣,那么问题来了,公号运营状况如何?如何营销?华西都市报记者以客户身份,联系到国内多家推广公司,了解到目前主要存在微信朋友圈广告、微信大号推广两种模式。

朋友圈广告先充值5万按曝光次数扣费

记者联系到一家微信推广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说,朋友圈广告要分投放地域,分为核心城市、重点城市和普通城市,广告分图文和视频,投放人群也要分年龄、兴趣等。

如果客户要投广告,至少要先充值5万元到该公司,再根据曝光度(即微信用户浏览该广告的次数)来扣费。比如成都被划为重点城市,投放广告后,微信用户每浏览广告一次,客户应支付0.12元给推广公司,每个用户重复计算次数最高为8次。也就是说,一位微信用户在刷朋友圈时,反复看了8次广告,客户应支付0.96元给推广公司。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作者 华西都市报
点击阅读更多【朋友圈】新闻
市民在朋友圈中骂人 法院判道歉并赔偿5000元
暑期朋友圈成拉票圈 专家:过度拉票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
阆中女子在朋友圈里骂朋友 法院判“在朋友圈道歉3天”
信息碎片化影响日常 网民“逃离”朋友圈 专家解读:依赖或者逃离都是“强迫症”
节后朋友圈狂晒娃 专家提醒:勿过度泄露孩子信息
朋友圈“公交车成儿童守护车”谣言幕后 部分微信营销号炒作吸粉
朋友圈“公交车成儿童守护车”谣言幕后 部分微信营销号炒作吸粉
店员发朋友圈吐槽客户不讲理 成都消费者一怒要求退货
店员发朋友圈吐槽客户不讲理 成都消费者一怒要求退货
微信朋友圈疯传“都江堰龙池冰雪节免费滑雪”虹口景区官方微信辟谣
微信朋友圈疯传“都江堰龙池冰雪节免费滑雪”虹口景区官方微信辟谣
[下篇文章] 国内汽柴油价格12日凌晨上调 四川93号汽油涨价0.1元
[上篇文章] 成都市区长益路盛世路光华村街清江东路等59条街道新增69套电子眼(名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