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霞 川大附中化学教研组长:
建议考生冲刺阶段的复习可采用“1+0.5”的平行复习法。即1小时题目定时训练和半小时知识点整理。1小时的定时训练应“两步走”。首先,用40分钟做题,重点采用“7+2+1”的方式,即用7道选择题扫描常考点、易错点,用形式内容较为固定的第8题(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推断)和第10题(有机合成与推断)保持熟练度和“得分感”,用难度较大,考点灵活的实验题与化工流程培养“考试感”。然后,至少用20分钟的时间订正答案,整理错题。而半小时的知识点整理应回归教材。
·刘红萍 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
建议依照考试大纲,排查主干知识,回归基础、回归教材。若有疑惑,要及时查漏补缺。回望错题,有的放矢。建议利用自己熟悉的资料(如高三后期的试卷、错题本、专题复习资料等),看练结合。还可以根据试卷的标注回忆读题、审题和解题的技巧,进行答题规范性的再强化,并通过动手再练保持做题的手感。
生物
成绩优的抓薄弱、拓展面
成绩一般的抓重点
·徐寿彭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
“复习应该回归教材,重视基础,尤其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徐老师说,根据长期观察,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反而容易在基础题上丢分,在高考前最后几天,这类学生就应该做一些常规的中低难度的题目,以巩固基础知识点。同时,考生若有余力,还可以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识面,减少遗漏。
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应该抓要点,根据平时总结的重点来进行复习,看书时熟悉的内容可跳过,要主攻还比较生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