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决策是行政行为的起点,政府如何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应松年:政府要决策,必须要依法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这样才能保证政府决策不乱来。路灯是最好的警察,要用公民权利监督政府权力。依法行政既不能失职,又不能越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必追究。
王敬波:
推动法治不是分外工作
而是工作的全部
记者:具体来讲,“关键少数”应该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王敬波:这期的培训班是来自成都市的市管领导干部,是典型的“关键少数”群体,他们应该成为成都依法治市工作的推动者、实践者。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法律的依据,以及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领导干部还要当好法治的维护者,有权力意味着有责任,一旦出现违法行为,就要承担责任。推动法治不是分外工作,而是工作的全部,要让一切工作都融入法治。
记者: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用老方法老思路解决问题,而没有用法治思维,培训对于领导干部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地方?
王敬波:法治培训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从“人治”到“法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要不断提升他们的法治意识。很多行政机关在当被告的时候,一把手都不愿意出庭,这就是没有树立正确法治观、害怕法律的表现。实际上,领导干部不应该怕法律,“法”不等于“刑法”,“法”也不是“犯法”和“被法办”,因此,应该亲近并运用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