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动物园走在全国前列科研“百花齐放”成就“惊艳全国”
2016-06-15 16:36:1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大熊猫研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员工们对科研的热忱和积极性,园区每年的申报及在研科研项目呈几何数增长。据笔者了解,上个世纪80年代,每年在研科研项目仅仅有3个,而在今年上半年,科研课题已经申报了30个,在研项目一共20个。

其中,以微卫星标记法破解豚鹿血缘之谜,建立全国首个豚鹿人工种群;蟒、巨蜥等爬行动物人工饲养技术研究等科研成果获得奖励。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成都动物园科研项目“百花齐放”,科研实力有目共睹,其科研水平居全国动物园前列。

1980年成都动物园人工繁育的第一只大熊猫 

亮点二:首创野生动物管理系统 “成都造”在全国广泛应用

长期以来,“以科研服务生产”是成都动物园科研工作的宗旨。近年来,伴随着金钱豹、川金丝猴、豚鹿等人工种群的相继建立及初显规模,如何更好地把科研应用到动物饲养管理、疾病防疫等方面,将科研工作在园区渗透,提高动物饲养管理科学化水平,成为动物园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

“豚鹿宝宝早上8点、11点喂奶各一次,下午2点、5点各一次,状态良好。”昨日,在由成都动物园自主研发的“野生动物饲养管理软件”里,豚鹿饲养员写下这样一段话。2008年,成都动物园在全国首开先河,研发出野生动物饲养管理软件。这套软件通过三大部分,即动物档案管理、动物饲料管理、动物饲养用具管理,能够快捷地查询到与动物相关的各项统计数据,对野生动物实现信息化管理。经过两年的成功试用,2010年,在由中国动物园协会主办、成都动物园承办的动物饲养管理系统操作研讨会上,该软件得到中国动物园协会的高度评价,获得了国内专家一致认可。会后,这套“成都造”软件在全国32家动物园广泛应用。

“这是我们把科研融入全园工作,为服务的成功尝试。”成都动物园负责人说道。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动物园】新闻
成都动物园七场科普大讲堂时间表出炉
成都动物园迎来“萌物”新添两只小白犀 来给它们取个名字吧!
成都动物园迎来“萌物”新添两只小白犀 来给它们取个名字吧!
成都动物园荣获全国优秀科教基地
成都动物园走在全国前列科研“百花齐放”成就“惊艳全国”
成都动物园走在全国前列科研“百花齐放”成就“惊艳全国”
274名“地球小卫士”齐聚成都动物园 传递生态文明理念
成都动物园9只豹子搬新家 园方将对豹馆再一次设施升级
成都动物园第二期“小动物学家”夏令营活动 探索生命的奥秘
四川省暨成都市2015年“爱鸟周”活动在成都动物园启动
[下篇文章] 便衣经天路菜市附近巡逻时被窃贼刺伤 一名嫌疑人已落网
[上篇文章] 2016年成都中考化学试题解析:考查拉瓦锡实验引导老师重视实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