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过后的安仁古镇,湿漉漉的石板路照得出老街的影子。斜江河畔,几位中年男女正在专心寻觅和采摘一种曾经在四川乡间司空见惯的野生食材——地木耳。
地木耳,又名地皮菜、地皮菌、雷公菌、地软儿、地瓜皮等,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像泡软的黑木耳。地木耳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矿物质。
采摘地木耳
连续一天一夜的大雨,足以让这绿色的精灵疯狂生长,脱颖而出。安仁当地人在采摘地木耳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摘取成型的大片,这样做一来可以卖到好价钱,二来也避免了对越来越稀缺的野生资源的过度攫取。
安仁古镇上有地木耳的餐馆不少,安仁镇餐饮协会会长“黄鸡肉”向我们全程展示了地木耳从采摘到烹制的全过程。
新鲜的地木耳,餐馆的收购价是10元一斤,接下来的淘洗很花费人力。有经验的厨工会在发胀的地木耳上撒上些盐,借水分排出之势,彻底将最后的泥沙脱离。